当前位置: 深爱网首页 > 人物 > 公益人物 > 正文
义工“向老师”
2013-03-29 18:01:18  来源:青工文化网  点击:   分享到:

  “您是向老师吧?”

  一位中午妇女带着淡淡的惊喜的表情对向其国说,他旁边的同事一脸错愕的表情。

  “您是?”向其国问。

  “哦,我是一名义工。”那人答道。

  原来如此。

  被叫做“向老师”的向其国,是深圳市宝安区人民医院的一名网络维护工程师。他2002年10月加入义工,在义工联担任培训讲师。到今天的十多年时间里,他组织义工培训上百场,培训义工上万人,他的身影活跃在学校的课堂、单位的会议室、企业的厂房。他把义工理念、义工精神传递给社会各界有爱心的人,让鹏城的市民都来加入为社会奉献爱心这一伟大事业的行列。他就是向其国,宝安区优秀青年,深圳市五星级义工、广东省五星志愿者,义工们心目中的“向老师”。

  普通话标准、声音洪亮成为义工讲师

  2002年秋天的一个夜晚,向其国刚参加完在宝安新安公园里举行的英语角,一走进青少年活动中心,宝安义工联几个字映入眼帘。“印象中这是一个为社会奉献爱心的组织,我也要加入他们”向其国心里想。于是他走进义工联办公室,报了名,如约参加了培训,他在培训中的自我介绍表达得非常好,普通话标准、声音洪亮,给现场的义工联副总干事石美玉留下深刻的印象。没过多久,在下一次的新义工培训中,石美玉邀请他再次参加新义工培训,让他多多参加培训,争取成为义工联的培训讲师。他不负所望,在一个月后的新义工培训中担任了培训讲师,把义工培训课讲得生动有趣。

  为了讲好义工培训课

  为了讲好义工培训课,他经常参加义工联各个组别的各种活动,了解各个活动的内容,找出活动的“卖点”,向刚参加的新义工们介绍推广。为了讲好义工培训课,他把培训内容进一步做了规范,从义工的概念讲起,到义工的理念,再到义工活动要求,争取让每个义工在加入义工联后参加的第一节培训课中,就能沿着一条义工发展的正确方向走下去。为了讲好义工培训课,他在培训中加入了学手语、表演魔术、唱爱心歌曲等环节,让义工课程再也不枯燥乏味了。他把义工们奉献爱心的故事讲得感人至深,让每一位听过他的新义工培训课程的人都感觉内心有一股要马上献出爱心的冲动。除了让现场的人坚定地参加义工活动,他还让每一位新加入的义工把培训的内容向自己的亲朋好友分享,并邀请他们一起来参加义工活动。

  一晃十年过去了。当初三万多人的宝安义工联,如今已有注册义工近七万人了。这当中的许多人都是听了向老师的培训课,一直怀着一颗感恩的心,为社会奉献爱心。

  逃婚“破釜沉舟”的行动

  2009年7月的一天,向其国接到义工联的短信,说有一个去非洲奉献爱心的机会。他不禁在想,我能行吗?他通过初审后,参加了现场的英文笔试,英文口语的面试,从上千人中脱颖而出,成为中国援非青年志愿者深圳多哥项目的一员。当医院的院长笑着对他说,向其国,你的保密工作做得够好的啊?我要请你吃饭为你饯行。他心头的一块大石头才落了地。原来,他的主管领导听他说要参加这个在非洲工作一年的项目时,提示他万一真被选上了,可能单位会不要他了。然而他毅然顶住失业的压力,在26位入围项目的人员中成为最终踏上非洲大陆的20名志愿者之一。

  回忆当初毅然出国的场景,向其国至今仍然有些激动,“当时可谓‘破釜沉舟’呀!”

  这是一段鲜为人知的故事。从2002年开始做义工的向其国,原计划在2009年3月5日这个学雷锋日,与同为义工的爱人共结连理。但在这个节骨眼上,向其国获知了义工海外服务的消息。“一了解到这个海外服务计划,我就心动了。”向其国很坦诚地笑着说。他决定瞒着未婚妻,报名试试,却不想应考成功,真的因此成了“逃婚者”。

  当时,近万人报名参与海外服务,且选拔制度相当严格,那么,究竟怎样才能在万人之中脱颖而出呢?向其国结合自己以往的职业优势和特长开始冷静地分析,权衡之下,拥有熟练网络技术的向其国自信地报名网络工程师,再加上8年的义工服务经历,他在万人中间脱颖而出,一下子位列与被选中培训的26人之列。

  传播中华文明的使者

  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里,温家保总理把中国援非青年志愿者大旗交到志愿者手中,向其国在现场亲眼目睹了这一时刻。他在心底暗下决心,要不负众望,做好海外援助工作。

  在非洲的多哥,一个贫穷落后,连个公共厕所都没有的国度,蚊虫多,疟疾、艾滋肆疟。向其国在洛美大学当了一年的汉语老师。他从教学生们中国歌曲《茉莉花》开始,发现学生们对中国歌曲特别喜爱,于是教他们《两只老虎》、《对面的女孩看过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学生们边唱,还做着向老师教的动作。感觉开心极了。记得最不能忍受的事就是上课的第一天,一个学生居然把脚大大方方地摆在了课桌上,向老师要求学生们要做好,并在开课前要起立问“老师好”,他说“同学们好”才开始上课。让学生们建立起基本的尊师重教的思想。一个学期过后,学生们都变得非常有礼貌了。这些在中国做起来是理所当然的,可在那样一个国家里却让学生们感到新鲜。一个学年过后,学生们的汉语有了突飞猛进的进展,向老师也从刚开始靠手语、英语教汉语,变成了用当地的法语、英语教汉语。在语言教学上时时发生着有趣的故事。有一次,向其国教学生念汉字“车”,顺便举例说,出门坐出租车叫“打的”,这时一个戴眼镜的男孩站起来对向其国认真地说:“老师,那坐飞机是不是叫‘打飞机’呀?”一句话让向其国哭笑不得。有时提问,向其国问学生:“这个是‘对’,还是‘错’呀?”一部分学生说“对!”,一部分学生说“错!”,还有一部分会回答“不错!”这类趣事经常发生在课堂上。

  为了便于对外汉语的教学,向其国自己摸索编写一本《汉语教学教材》,其中对声调做了一个中英结合教育法:一声“平”(用Flat),二声“扬”(用Up),三声“折”(用DownandUp),四声“去”(用Down),五声“轻而短”(ShortandLight),形象而又生动地将汉语发音用英文表达了出来。这样的教学让学生觉得很形象,更增添了学习互动的兴趣。在举办春节联欢晚会的时候,学生们就自己积极用法语编剧,然后在向其国的帮助下翻译成汉语。当得知大使馆夫人也要观看时,聪明的学生们还把《对面的女孩看过来》歌词篡改为“对面的大使夫人看过来”,立即引来了在场观众的热烈掌声,大使夫人也高兴地称赞此举。

  在寓教于乐的氛围中,学生们收获颇多。据向其国介绍,一个叫“希望”的学生已经具有了一定的汉语交流水平,刻苦好学的他不到一年就被介绍到为中国机构当翻译,同时他给同伴取名“愿望”,还在留言簿上对向其国留言想到中国再见面,谈及这个“得意门生”时,向其国甚是欣慰。

  在离开非洲之前,学生们对他依依不舍,特地做了一件用法语写着“谢谢你向其国”字样的T恤衫送给他。在学生们和多哥当地人心中,他就是一位传播中华文明的使者。

  “幸福+U站” 晒宝安幸福

  早在非洲的时候,就知道深圳要开大运会了。向其国决心要为大运会做贡献。回国没多久,他和爱人一同参加了大运会U站站长的竞选,成功地当上了一名U站的副站长。他在工作之余,把时间都花在U站上。设计制作了三组宣传栏,介绍大运会,介绍宝安,介绍深圳。还特意为U站作词作曲谱写了站歌《U你U我U幸福》在义工和市民中传唱,以此来宣传大运会,让鹏城市民都来为大运会做贡献。

  “Come on,Come on,来这里,幸福加U站。学跳大运加U操,欢乐U笑脸……”在宝安区政府大楼后面有一个一类U站,名叫“幸福+U站”。唱红歌、传播幸福、信息服务……每个人都能感受到这个U站志愿者们的幸福,在这里为自己的幸福“加油”。

  最终在大运会结束时,向其国以他的积极服务大运,为大运所做的贡献,被评为大运会杰出志愿者。

  2011年,向其国成为宝安青年的代表,在义工中脱颖而出,成为一名政协委员。他为建设志愿者之城提案,为做好义工工作向政府建言献策。

  他是宝安区优秀青年、深圳市五星级义工、广东省五星志愿者,他仍在义工课堂向鹏城的爱心市民们讲述义工的感人故事……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生命的一半属于别人”——记深圳公益金牌主持人魏金宝
下一篇:热心公益的香港老太——记“南山好人”余振芳

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