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企业家,他曾在深圳大学主修计算机及应用,于1993年取得深大理科学士学位。在创办腾讯之前,马化腾曾在中国电信服务和产品供应商深圳润迅通讯发展有限公司主管互联网传呼系统的研究开发工作,在电信及互联网行业拥有10多年经验。
1998年和好友张志东注册成立"深圳市腾讯计算机系统有限公司"。2009年,腾讯入选《财富》“全球最受尊敬50家公司”。在2010年由财经杂志《新财富》发布的“2010新财富500富人榜”上,马化腾以334.2亿元的身家位列第五名。在2014年3000中国家族财富榜中马化腾以财富1007亿元荣登榜首,相比于2013年,财富增长了540亿元。
做事理念
马化腾很忌讳一上来就烧钱圈地的方式。他认为,慢慢摸索逐步见效,可以控制好成本;而如果支出太大却在短期见不到成绩,“资本市场上会有压力,内部会不好交代”。长远而言,逻辑也一样。马化腾坚持先做容易见到效果的事情,在企业发展上“希望是稳,长期健康的成长,不一定冲得太高,慢慢走。
马化腾认为:任何一个新业务的开展,并不是请个高人来就可以搞定的。“你自己一定要有了解”,需要“不断充电”。在拍板行动之前,马化腾要想清楚几个事情:比如是否做搜索,哪些是技术的问题,哪些非技术的问题;有哪些是可以用合作解决的;还是哪些是必须自己投入的;商业模型是否成型,收费还是不收费。而一旦决定做了,大到框架怎么搭、小到具体如何实施都放手给选定的人
用人理念
马化腾在开拓新业务的领军人基本都用自己人,从技术人才里挑选,他需要的是极高忠诚度。然而,做研发出身,业务和推广并不在行,逼迫他提高也不现实。因此,马化腾认为:只能是先把产品做好,让业务自身滚动成长,市场推广暂时搁置。到了进入到需要强力市场推广的阶段,要让他去找很强的副手,内部找不到,就去外面挖。每个中层干部都一定要培养副手,这是硬性的“备份机制”。
创业理念
马化腾凭着对网络市场一种朦胧却又相当有预见性的理解:搭起腾讯的架子,牢固坚持以技术为核心的公司理念,极端专注于技术开发和提升质量。做软件工程师的经历使马化腾认为:开发软件的意义就在于实用,而不是写作者的自娱自乐。
QQ最早只是作为公司的一个副产品存在的,马化腾对QQ所蕴含的巨大市场价值并没有足够的认识。而且无论从技术上还是资金上,他对自己究竟能保持多大的竞争优势并没有把握。初期腾讯所采取的策略是“三管齐下”;一方面继续巩固传统网络寻呼系统带来的大量利润;一方面将精力更多集中在改进QQ功能和开发新版本上;一方面寻找风险投资的支持。事实证明,这样的策略是正确的。
马化腾认为,作为领导者,需要胆魄、胸怀、眼光,其中眼光最重要。专注做自己擅长的事情;在前进的过程中,发现机会就要立刻去把握它,要有敏锐的市场感觉,这予人以压力,却也是成功的契机。
生平履历
1984年随父母从海南来到深圳;1993年深圳大学电子系计算机专业毕业;同年进入润迅公司开始做软件工程师。
“从1998年开始,我就考虑独立创业,却一直没想清楚要做什么,但创业的想法并没有起伏,我知道自己对着迷的事情完全有能力做好。我感觉可以在寻呼与网络两大资源中找到空间。”其后自主开发了基于INTERNET的网上中文ICQ服务——OICQ,并成为全国在线人数最多的中文ICQ服务商。1998年,实用软件概念不仅培养了马化腾敏锐的软件市场感觉,也使他从中盈利不菲。马化腾是风靡一时的股霸卡的作者之一,他和朋友合作开发的股霸卡在赛格电子市场一直卖得不错。马化腾还不断为朋友的公司解决软件问题。这使他不仅在圈内小有名气,而且也有了相当的原始积累。
但他真正意义上的第一桶金是来自股市 。他最精彩的一单是将10万元炒到70万元。这为马化腾独立创业打下了基础 。
创立腾讯
腾讯公司于1998年11月在深圳成立,是中国最早的互联网即时通信软件开发商。1999年2月,腾讯正式推出第一个即时通信软件---“腾讯QQ”;并于2004年6月16日在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 股票代号700),目前腾讯已发展成为中国最大的互联网应用服务及移动应用增值服务提供商之一。 截至2007年9月21日,腾讯以10,621,330,245.51美元成为中国互联网历史上第一个市值超过100亿美元的企业。
1998年马化腾与他的同学张志东“合资”注册了深圳腾讯计算机系统有限公司。之后又吸纳了三位股东:曾李青、许晨晔、陈一丹。作为一家没有风险资金介入就成立的软件公司,初期的每一笔支出都让马化腾和他的同伴心惊。
在决定做OICQ的时候,当时国内已经有了两家公司先做,产品比腾讯更有市场名气 。马化腾没有想得更多,除了因为这个产品可以和公司的主项发展业务移动局、寻呼台、无线寻呼方案和项目相互促进外,也因为当时飞华、中华网等许多公司有意向做即时通讯项目,市场显得很有发展前景。
官司缠身
初期发展过程中,腾讯经过一个很重要的赔偿官司 :在1999-2000年左右,仿照ICQ开发的OICQ抢了很多ICQ的用户群,尤其是中国大陆用户,后来ICQ公司通过法律途径,最终判定腾讯败诉,停止使用OICQ这个名称,并归还OICQ域名给ICQ公司,同时赔偿了一定金额的费用,自此腾讯便使用了QQ这个名称 。
资金困难
创业之初,马化腾率领自己的团队做网页、做系统集成、做程序设计。但由于不懂市场和市场运作,腾讯的产品拿出去向运营商推销,却经常被拒之门外 。跟其他刚开始创业的互联网公司一样,资金和技术是腾讯最大的问题。
1999年2月,腾讯开发出第一个“中国风味”的ICQ,即OICQ后,受到用户欢迎,注册人数疯长,很短时间内就增加到几万人。人数增加就要不断扩充服务器,而那时一两千元的服务器托管费对公司都不堪重负。
2000年,第一次网络泡沫席卷了整个中国互联网,腾讯进入了最为困难的时期,在面临资金困难时,曾险些把开发出的ICQ软件以60万元的价格卖给深圳电信数据局,但终因价格原因告吹
柳暗花明
软件卖不掉,但用户增长却很快,运营QQ所需的投入越来越大,马化腾只好四处去筹钱,马化腾拿着改了6个版本、20多页的商业计划书开始寻找国外风险投资,最后碰到了IDG和盈科数码,获得了第一笔投资。腾讯的发展逐渐步入了正轨。
2004年6月16日,马化腾带领腾讯在香港交易所主板挂牌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