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汉”情谊长
“……十送(里格)红军,(介支个)望月亭/望月(里格)亭上/(介支个)搭高台/台高(里格)十丈/白玉柱/雕龙(里格)画凤/放呀放光彩/朝也盼来晚也想,红军啊/这台(里格)名叫(介支个)望红台。” 10日,采风团来到“十送红军”歌曲诞生地——红军转战地镇巴县,镇巴县委常委、宣传部长王孝琴,县宣教系统党委副书记文志彬早已恭候,一路兴奋的深圳市文学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王丛飚,回到阔别3年的红军之乡、民歌之乡、苗民之乡的家乡,也是这次采风活动的策划者。他握着亲人的手,眼泪不停往下流。深圳作家亲眼目睹了云横巴山,雾锁铁关,阴霾沉沉,长雁不还,千年枷锁谁与断。
在镇巴县博物馆,听取了镇巴县博物馆讲解员刘妮娜的解说,了解到1932年12月——1935年4月,红四方面军,在万里苍山建立了红色苏区,开辟川陕革命根据地,先后击溃田颂尧的三路围剿和刘湘的六路围攻,打击了反革命的气焰,在千里巴山建立了不朽的丰碑。毛泽东同志曾高度赞扬“川陕苏区是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第二区域……在争取苏维埃新中国伟大战斗中有着非常巨大的作用和意义。”
在重走红军路时,作家们驻足感受历史硝烟中革命者的奋斗和呐喊,许多真实感人的故事,令作家们潸然泪下。
深圳作家刘斌说:“历史永远不会重复,但历史需要我们继续迈进的动力和源泉。我们缅怀先烈,弘扬先烈们的英勇无畏、无私奉献的精神,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的复兴。”深圳作家蔡秀文说:“历史让我们了解过去,更加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深圳作家赵静说:“镇巴县红军史,展示出革命先烈之所以在危亡和艰难困苦中绝处逢生,源于一种精神和信仰。”
风尘满路燕飞翔/阵阵春风入心扉/祝福声声满腹歌/起舞翩翩琴声扬。
下午,镇巴县举行了深圳文学艺术家代表团莅临采风交流茶话会。镇巴县委副书记徐万平,镇巴县委常委、宣传部长王孝琴,县人大副主任马良萍,县文广局副局长、县文化馆馆长刘德寿等热情接待。镇巴县委常委、宣传部长王孝琴致欢迎词说:“镇巴县是个红色苏区,历史悠久,资源丰富,民族文化多姿多彩,希望深圳作家妙笔生花,创作出丰富多彩的文学作品。”酒逢知己千杯少。镇巴县委副书记徐万平,镇巴县委常委、宣传部长王孝琴等领导举杯分别敬远方客人的酒,仿佛有说不完的话,喝还完的酒,两地情谊深深包含在酒杯里。镇巴县电视台编导、作家牟芷萱高兴地与深圳作家王枣燕、陈晓、李蔚、赵静喝了一杯又一杯,边喝酒边交流文学创作技巧,兴奋时,当场合影,以此储存在永恒记忆里;镇巴县作家王斌、镇巴县艺术家王邦斌热情爽朗,端杯恭敬远方客人,仿佛不醉不归。
赠书
两地作家分别赠送各自创作的书籍,相互留下联系方式,进行文学交流。一路走来,王枣燕从深圳带来沉甸甸的80多万字的30本长篇小说《一肩挑尽古今愁》第一二部,每到一县,赠送给当地作家。深圳作家汤庭芬赠送了自己的作品说:“看到镇巴丰富的文化底蕴,收获了难得的创作积累,回去后,要写出饱含激情、质量上乘的作品。”
“请把我的歌带回你的家,请把你的微笑留下……”晚上,镇巴县文化艺术团送上一台精彩镇巴民歌晚会,镇巴县文广局局长王科玉吃晚饭时,公务在身无法过来,晚上急匆匆赶来。镇巴县文工团团长王邦斌一出场,陈晓、李蔚、赵静一眼认出是刚才一桌吃饭,举杯畅饮的艺术家。
深圳作家秦锦屏演唱了陕北民歌《樱桃好吃树难栽》,李敏送上《北国之春》、《母亲》歌曲,李蔚激情朗诵诗歌《再别镇巴》。
曲终人散,今夜无人入眠。深圳文学学会采风团余兴未尽,在汉中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文联党组书记鲁玉仁、镇巴县文化馆副馆长郝明森,镇巴县博物馆讲解员刘妮娜等陪同下,走进“苗乡广场”,大家激情表演节目,王枣燕表演一段恰恰舞、分别邀请深圳作家李蔚、镇巴县刘妮娜跳上欢快的中四。没有音乐,现场打拍,兴致上来,鲁玉仁、郝明森、刘妮娜、陈韦冰、陈晓、黄红青、李蔚、吴迪、赵静、樊帆……现场彩排自编自演模特秀。汤庭芬站在前面拍照,留下珍贵的影像。虽说没有观众,却自娱其乐,笑声不断,其乐融融,增添了“深汉”两地作家的情谊。
风尘仆仆岁月如歌,收获多多满腹经伦,采风活动绚丽多姿,落下华彩一幕。
含情两相问,欲语气先咽。镇巴县作家郝明森、梁红梅送了一程又一程。梁红梅与深圳作家秦锦屏一见如故,分别时,两人相拥而泣。在梁红梅散文《蓝色心情》里抒写了这种情结,深圳作家王枣燕被她这种情景和作品所感动,因为《一肩挑尽古今愁》第一二部里面有这种相同的感受和场面。深圳市文学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王丛飚坐在返回深圳的车上,看见家乡渐行渐远时,心里涌上无比的依恋,眼泪止不住地悄悄往下流,正是他这种不屈命运,一往无前的精神,使他创作出了长篇小说《血路》、《走出大山》等 ,而且走出了大山,在深圳闯出了一片新天地。
送君千里,终有一别。汉中市委宣传部领导鲁玉仁、张晶全程陪同,依依不舍地一直送到直达西安机场的高速公路入口处,汉中市委常委、宣传部长李林华工作繁忙中,专门给打来电话相送,祝大家一路平安,欢迎再来汉中。
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