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深爱网首页 > 资讯 > 特别关注 > 正文
中央电视台电影频道播出电影《天使的声音》
2019-09-09 09:55:00  来源:深爱网  点击:   分享到:
深爱榜讯(全媒体记者尹娅亚报道)9月8日(星期日)7时左右,CCTV-6电影频道播出了由苏曼华担任编剧和制片人、袁子弹担任执行制片人的电影《天使的声音》。

电影《天使的声音》在 CCTV-6电影频道播出

据介绍,电影《天使的声音》于2016年1月15日在贵州榕江县三宝侗寨开机拍摄,多数演员在拍摄地侗族群众中选取。2016年11月4日在贵州榕江县举行首映式, 2016年12月28日在深圳举行首映式,2018年1月20日,在全国院线正式公映。该电影曾入选迎接十九大主题影展,并荣获第四届旧金山国际新概念电影节最佳少数民族电影奖。《文艺报》于2017年6月26日用整版篇幅对这部电影评介,称其“致真,致善,致美”。

《东楚晚报》对袁子弹参与本电影的报道

“这部电影反映了留守儿童生存现状,是一部充满正能量的好作品。”执行制片人袁子弹说,电影中的留守儿童虽然生活艰苦、缺失亲情,但是他们自立自强,敢于追逐梦想。他表示,电影中洋溢着温暖,充满向上的力量,歌声与泪水齐飞,快乐与悲情同在,反映了新时代留守儿童的新生活。

编剧、制片人苏曼华和电影“三位留守儿童”主角

在举行首映式、影线公映上最引人注目的是来自贵州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大山深处的三个孩子。他们是在电影中扮演留守儿童杨小吉、杨小牛、杨小多的侗族小演员王倩、杨正驰、石菲。他们自己就是留守儿童,他们的爸妈分别在广州、南昌、深圳打工。在深圳首映式上,当场就有深圳上步小学的三个小朋友和他们结成了“手拉手”对子。

爱心双语作家、影片《天使的声音》统筹贝小金和出演者合影

据了解,1994年,团中央发起“手拉手”活动,倡导不同地区、不同环境的孩子互相通信交流交朋友,后来发展为孩子们互相见面,像亲戚朋友一样来往走动。这项活动大大促进了不同地区、不同民族孩子之间的了解和友谊。有些孩子之间的友谊从童年一直保持到成年。苏曼华编剧的电影《我们手拉手》讲述深圳特区和井冈山革命老区孩子们在“手拉手”活动中涌现的感人故事。该电影获得了第11届中国电影华表奖和第10届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

谈起关爱留守儿童的话题,本剧编剧、制片人为著名作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苏曼华在该电影首映时接受深爱榜融媒体采访时告诉记者:六千万留守儿童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只有被关爱温暖的孩子才会有柔软温热的心。我们这部电影也是为了贯彻落实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的意见》(国发〔2016〕13号)文件精神,为广大农村留守儿童送上一份精神食粮。

电影《天使的声音》剧照海报

一位妈妈带着七岁的孩子在深圳首映式上观看此影片后,她在微信朋友圈中提到:电影《天使的声音》在泪中有笑,在泪中给人另外一种力量。同时她也认为与金钱的资助相比,留守儿童更缺的是人们的关爱。她呼吁更多的家长、小朋友能一起观看电影《天使的声音》,希望此部电影可以唤起全社会对留守儿童的关爱,尤其是精神上的关爱。

执行制片人袁子弹和参与电影演出的人员

此次CCTV-6电影频道播出电影《天使的声音》,深爱影业创办人、该电影执行制片人袁子弹非常兴奋和激动,他说:这对他目前在筹备以自己的经历为蓝本的电影《深圳爱上你》带来了更大的信心,从心出发,让爱更深,我也希望深爱影业在未来可以拍摄更多有爱心、有正能量的电影。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广东省湖北黄石商会成立
下一篇:聚焦脱贫攻坚 共创美好生活--第七届中国慈展会在深圳举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