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珠海外来工罗立军办民办学校6年,称为底层儿童建学校很幸福
■本版统筹:新快报记者 李红云
■本版文图:新快报记者 陈婕
“我希望送一辆自行车给妈妈,不让她的脚走出泡”、“我很想有一本很大的画画本,用它来画美丽的风景”、“我很想要一箱牛奶,因为我的营养很不好;可是,我过年的压岁钱都拿去交了学费,家里也买不起”……这是在一次命题为“实现心愿”的作文写作中,来自珠海市理想学校的小学生所写下的心愿,自行车、画画本、牛奶……这些早已不是城里孩子稀罕的东西,可是在理想学校里,却是学生们真真实实的愿望。
这所学校不是在偏远山区,也不是在穷乡僻壤,它就坐落在珠海市的主城区——香洲。办这所学校的人是个外来工,他曾当过老师也做过小生意,他叫罗立军。
●罗立军自述
建校之初三人锄草一个月
说起办学的经过,罗立军介绍道,2005年底他在朋友的引荐下找到这里,“这里上世纪90年代初是乡镇学校,后来附近几个乡镇一起联合办了学校,这里也就空置了。”罗立军回忆,当时这里杂草丛生,玻璃被敲掉,值钱的铁框也被撬走,所有教学用具残缺,就像一个废墟。
可是罗立军还是决定在这里办一所学校,“当时我和另外两名老师一人一把镰刀,用了1个多月的时间才把长得比人还高的杂草除掉。接着我们花了半年重新修葺残旧的校舍,添置教学用具。为了增加知名度,我们3个人在开学前两个月在附近地区派发了近15万张传单”。
学校于2006年9月迎来了第一批200名新生。“虽然是民办学校,我也要尽最大努力给这些穷苦人家的孩子优良的学习环境”。罗立军说,于是在第一学期开学前,简陋的校园里就铺上了崭新的塑胶跑道。
主城区里最偏远的小学
9月17日,记者来到了位于香洲区南屏镇洪湾社区的“珠海市理想学校”。如果不是熟人带路,很难找到这里。
初见罗立军,1.8米的个子,40岁的模样,身穿一件稍显过时的条纹衬衫,腰间还挂着一大串钥匙,露出裤脚外的皮鞋上还沾着泥土,也许意识到在场的人看着他那沾泥的鞋子,他摸了摸头,憨笑着说了句:“乡下地方,习惯就好。”
“我们这里是香洲区最偏远的小学,由于地处偏远,又交通不便,这里的老师流失较多。”身为学校董事长的罗立军对记者表示。这里招聘的老师大部分都是网上招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