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深爱网首页 > 资讯 > 特别关注 > 正文
电影《天使的声音》——久违了露天电影
2017-06-30 11:54:00  来源:文艺报  点击:   分享到:

至真 至善 至美

侗家少年爱唱歌,唱起歌来好快活/这里蓝天多辽阔,我的歌送给白云朵/这里山高水又长,让流水带走我的歌。(苏曼华:《侗家少年爱唱歌》)

这是苏曼华创作的电影《天使的声音》里的主题歌。影片里的小主人公11岁女孩杨小吉、6岁女孩杨小多和7岁男孩杨小牛,用他们清纯质朴、甜美高亢的歌声,表达了对生活和土地的热爱,呈现出对远在深圳务工的爸爸妈妈的理解,传达了天使般的真挚情感;而清新辽阔、意境高远的侗族山歌真切地表达了剧作家苏曼华对贵州山区留守儿童的至真、至善、至美的爱心。“予人玫瑰,手有余香”,这种悠长而又耐人寻味的情感,穿越时空,播撒在电影所放映的乡村、城镇、郊区和市区,触动了观众的心。

赏析苏曼华的作品,有一种特别愉悦的享受:流畅而华美的文字,情真意切的情感,生动而感人的戏剧冲突,以及阳光正义的精神品格。这部电影也是如此。在古代魔幻、时空穿越、性与暴力等影视作品肆意刺激人们眼球的时候,《天使的声音》无疑是向世间传扬社会爱心,彰显山区与城市纯净美丽心灵以及昂扬向上的精神追求,呼吁关爱儿童、保护青少年们健康成长的一部正能量之作。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对梦想的追求,这是苏曼华剧作的底色。这部《天使的声音》,以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榕江县的一个侗族村寨为背景,描述了留守儿童杨小吉姐弟三人在山寨生活的点点滴滴:他们一方面是孩子,有着对奶奶、父母亲的无限依恋,盼望爸爸妈妈能够在过春节时回家团聚。因此当得知父母不回家过年的时候他们非常难过,以哭泣表达他们的不满;另一方面,他们在上学之外又承担着成人的责任,比如照顾瘫痪的奶奶,负责日常生活中的烧菜、做饭、打柴等家务,还要忙农活,甚至过节了爸妈没回来他们还要自己杀鸡……幼小的心灵和单薄的身躯过早地担起了生活的重负。然而,作者并没有将笔墨止于他们生活的繁重与苦难,而是以乐观向上的笔调、清新昂扬的色彩,表达了孩子们对梦想的追求以及对父母的理解。比如影片中无论何种困难都无法阻止孩子们对唱歌的热爱。小吉获得了全乡小学生歌唱比赛第一名;小牛唱歌跑调,但是听从深圳少年阿迪的劝告,一心要找个老师学唱歌,阴差阳错地差点儿被人贩子卖了器官。

侗族人天生爱唱歌,侗族大歌已经“申遗”成功。孩子们一唱起歌来,就会忘掉烦恼,十分快乐,而且心中的梦想之火便也随即点燃。不仅如此,即使是他们远在深圳务工的父亲,也依然心存梦想,不甘心只做劳务工,而是利用业余时间去上夜大,梦想成为一名大学生,一名城市里的建筑师。这些梦想成为留守家庭的精神支撑,由此也构筑了当代社会农村与城市间相互依托的精神家园。作品站在孩子的视角,审视这个世界,既充满了希望、阳光,怀揣着纯净与美好的情怀,又充分表达出孩子们在困境中为实现梦想所做的努力,既凸显了梦想的力量,又呈现出励志的精神品格,深受孩子们的喜爱。

其次,人道主义情怀与时代光影的结合成为本部剧作的鲜明特征。作品中的人道主义情怀并非简单表现在对单个人的怜悯与同情上,而是彰显在现实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它分散在作品的不同地域以及不同人物身上:比如山寨里的老师、村长、乡邻们,他们在孩子等待父母未归的失落状况下积极伸出援手,组织团圆饭,帮助孩子们快乐起来,使他们免受孤单之苦,让他们体验了团圆和睦、喜乐安详的节日氛围;暴雨之下杨家房屋成为危房,老师带领孩子们及时撤离,村委会主任带头修建危房;小牛被人贩子拐走,深圳市的各家报纸、广播积极寻找会唱歌的娃娃,警察四处探访,最后找到了小牛;音乐学校的老师无私奉献,免费辅导小牛等爱唱歌的留守儿童们音乐知识……如此丰富的细节,突出了社会整体的道义力量,表现了社会各界爱心人士强大的集体行动力。这些处处以爱心、道义为准则的善良的陌生人帮助孩子们走出了困境,既反映出孩子们实现梦想的艰难,又折射出孩子们从其身上学到的正义和善良等优秀品格,可谓一箭双雕。而其中,当今这个时代所蕴含的各色元素,比如:劳务工、城市建设、留守儿童、义工、人贩子、城乡差异等等,都隐藏在剧情的背后,成为一道特别的风景,它们既充当了故事的背景,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同时,又形成了叙事线索的推动助力,丰富了故事情节,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

苏曼华说,近几年深圳音乐厅每年暑假都要举办的 “留守儿童合唱团音乐会”激发了她的创作灵感,在那里,孩子们唱出了天使的声音;而电影《天使的声音》也为我们营造了阳光向上的至真、至善、至美的世界。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国内新锐演员柯黎深入一线企业,助力“深爱榜”
下一篇:广东省湖北阳新商会举行“两学一做”学习交流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