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深爱网首页 > 资讯 > 珠三角 > 正文
他们的共同标签是青年产业工人作家
2014-05-07 10:42:00  来源:南方网  点击:   分享到:
        近日,省作协旗下权威杂志《作品》的四月下半月刊特别推出了一期“广东省青年产业工人作家专号”,由中山市委宣传部与中山市文联等协办。在本期专号刊发的32篇文学作品中,有23篇是来自中山市的青年产业工人作家的作品。他们当中有一些人,是第一次将作品刊登在权威的文学杂志上,圆了自己多年的梦。

       在不久前,一场由中山市委宣传部、市文联等联合主办的中山市青年产业工人文学创作座谈会举行,20余位来自基层一线、爱好文学的青年产业工人参加了座谈。座谈会以“给力打工文学 抒写中国梦想”为主题,共同探讨打工文学的发展、方向和前景。“希望大家围绕‘讲好打工故事,讲好的打工故事’努力,以此来激发传播正能量。”市委宣传部部长唐颖在当天的座谈会上表示。

       打工文学,这一特定时代的历史产物,在上世纪90年代曾经历了黄金期,如今这一概念已逐渐被淡化。但是在中山,年青一代的打工族中,仍有一部分人在坚守和延续着文学梦想,他们是来自中山市青年产业工人作家协会的刘林、许友、杨福喜、徐林、蒋玉巧等青年作家。时代在变,他们在文学创作的题材、表达方式也正发生着转变。

       兴起:打工族提笔“控诉”老板

       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珠三角地区如一块巨大的磁石,吸引了成千上万的年轻人怀揣梦想,挤着绿皮火车来到南粤大地。他们带来了掘起热土的力量,也催生了一个特有的文学现象:打工文学。

       作为中山打工文学发展的见证者,市作协副主席谭功才表示,中山的打工文学兴起应始于上世纪90年代。1995年,《香山报》开设副刊版面,吸引了不少热爱文学的打工者向该报投寄自己的作品,这使得他们开始有了发表自己作品的阵地。谭功才说,那时打工的环境很差,不少打工者遭遇不公正待遇,于是就提笔“控诉”老板们以及那个时代。随着打工文学的兴起,催生了如《大鹏湾》、《外来工》、《江门文艺》等打工文学杂志。“打工一族与各类打工报刊杂志相互取暖,适时催生出一大批打工作家。”谭功才说。

       发展:中山曾出现多个打工刊物

       在中山,还先后出现了《打工报》、《海风》等打工文学刊物,打工文学在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迎来黄金发展期。“这一时期,单论发表过作品的打工作家应该有200人左右。”谭功才说。

       其中《打工报》,是知名打工作家周崇贤联合饶长青、鄢文江等于1996年组织创办的,主要刊发小说、诗歌、散文等“打工文学”作品。谭功才表示,当时的《打工报》等刊物充当的是为打工一族摇旗呐喊的角色,报道中比较多反映了打工者遭受的不公正待遇。“出于种种原因,《打工报》存活仅1年多,就停刊了。”谭功才说。

       沉寂了一段时间之后,1998年,谭功才在其主编的《中邮信息报》开设副刊版,重新将打工文学作者组织起来,“前后刊发了五六十人的作品。”同年,谭功才还联合其他文学爱好者成立了“海风文学社”,并自己集资开办了报纸《海风》,刊发打工一族的文学作品。

       除了报刊,谭功才记得,当时中山电台也专门开设了服务打工族的《天南地北人间情》栏目,“这是当时唯一的普通话节目,不少打工族是一边听一边加班。”据谭功才介绍,该栏目播报的内容主要以思乡及情感内容为主,“同时也为打工者解决了一些没办法解决的问题”。

       变化:作品中的“呐喊声”少了

       谭功才表示,进入到21世纪,随着打工环境的不断改善,以及电脑网络等信息技术的发展,“打工文学”的内涵和外延正悄悄发生变化。在谭功才看来,如今的打工文学创作越来越淡化“打工”二字,“60后和70后那一代的写作更加成熟了,‘控诉’作品少了,不再只是个人的小情感、小故事,而是开始对生命的追问、对寻根的探讨。”

       同时,谭功才指出,80后和90后第二代打工族中热爱文学的人少了,作品的疼痛感也少了,“呐喊的意识也没那么强烈,关注自我意识的东西更多。”不过,他们创作的题材更加宽泛,不再局限于打工题材,可以是魔幻、穿越等各种题材,而且在表达方式上也更加丰富。

       谭功才表示,近年来中山涌现一批年轻的作家,“如果这些作家和诗人们将自己所熟悉的题材,最适合他们表达的方式坚持下去的话,不久的将来会有一批优秀的作品出来。”

        “风靡一时的《大鹏湾》、《打工族》、《江门文艺》等杂志先后停刊,标志着打工文学正在慢慢淡化,但不会就此消亡。”谭功才说,“打工文学的发展方向,无疑是回归文学本身。”

       暨南大学中文系教授蒋述卓解释,随着聊天、视频、微信、淘宝等业余生活的多元化,80后、90后的产业工人不再把写作当成宣泄情感的唯一途径。但他们中仍然有一小部分人借助企业报等载体,延续着对文学的热爱,来自中山的青年产业工人作家就是其中一股力量。

       2012年,中山市青年产业工人作家协会(简称“青工作协”)成立,这是由一群爱好文学的青年产业工人组成的文学团体。协会主席许友告诉南都记者,该协会目前有会员121名,主要来自明阳风电、佳能、长青、大洋电机、华帝等企业,多数是企业报的编辑。

       许友表示,相比老一辈通过纯粹的打工文学刊物发表作品,他们这群人的文学起步多是通过企业报的平台,来发挥和提升自己的创作能力。据悉,中山现在有2000多家企业都办了内部刊物,发行量最大的曾达到5万份。

       未来:将提供更多的培训机会

       许友也表示,他们这群人年龄普遍偏小,平均在25岁左右,社会阅历和生活积累偏少,写作水品还有待提升。而且,受各种快餐文化的诱惑,不少人心态迷茫,“耐不住寂寞是很难写出好的文字的。”

       许友同时也肯定了他们的优势,现在因为有了更好的信息平台,即使没有专业刊物,也可以向征文、出书、网络小说等方面转型。

       此外,许友还表示,现在专业性的写作培训很多,他们和文学大家接触的频率也更多了,这对他们提升自己的写作能力大有益处。“今年暑期,我们将举行青工作家培训班,是由市宣传部、省作协和省文学院等联合举办的。”许友说,“我们还计划成立青年文学院,并开展‘十杰’、‘十佳’青年产业工人作家评选等活动。”

       许友:

       从文字搬运工

       到作协副主席

       Face

       ●姓名:许友

       ●职业:明阳风电新闻中心副部长

       ●经历:17岁就在县报刊上发表文章,筹备成立中山市青年产业作家协会,先后获得中山市百家外来工、“五四青年”奖章个人等。

       34岁的许友出生于湛江的一个小渔村,身材中等粗壮,留着短发,或因从小生长在海边,皮肤有些黝黑。经过10余年的漂泊,许友现在已经是中山明阳风电集团的新闻中心副部长,同时他还有多个头衔:省青工作协常务理事、市作协副主席、市青工作协主席……他坦言这一切搁在以前是无法想象能做到的。

       从小开始模仿创作小说

       6岁时,许友就已喜欢上了读书。“记得看过的第一本大部头是《霍元甲传》,那时候我应该是8岁。”许友回忆说,那时什么书都看,不管是武侠、言情小说,还是风水玄学,“为的是让空荡荡的脑袋装点啥。”除了看书,那时的许友还听广播,读新闻报道,并且已开始了创作。“从小学三年级开始到初中二年级,我写了300首诗歌,小说也写满了十几个笔记本。”谈及那时的创作,许友表示最初都是从模仿开始,模仿的蓝本包括了港台音乐、金庸古龙的武侠小说等。“比如小说,会借鉴他们小说里的功夫元素,场景则是自己想象再创作。”

       辗转颠簸的寻梦之路

       1997年,17岁的许友开始写散文诗,有两篇“小豆腐块”刊发在了县报刊上,“有一篇是《踏春》的散文诗,写青年春天去田野里散步。”这也促使许友更加坚定了文学梦“一个人总得有一些坚持。”

       1999年,还不到20岁的许友走出校门,带着文学梦开始了漂泊人生。但现实却是残酷的,“那时发现偌大的世界几乎无自己的立锥之地,求职碰壁焦头烂额。”最终,许友在湛江一个经济实验区的宣传部,谋得了一份记者、编辑的“美差”。那时他每天骑着一辆旧单车,穿梭在区内去采写新闻,有时还要到区管辖的岛屿去送报下乡。这份工作做了一段时间后,许友却又开始不满足于偏居一隅的生活,向往更大的平台。

        “在20岁生日的那天,我坐上了开往广州的汽车,继续寻找我的梦想和生活。”但在广州的5年里,许友一直过着颠簸的生活,梦想似乎离他有些遥远。这些年,他辗转于工厂企业、广告公司、民间协会等之间谋生,幸运的是他一直从事着与文字相关的工作。

       从工人成长为作协副主席

       2005年,许友离开广州来到中山,进入佳能公司继续从事着“文字搬运工”工作,从内容采写、编辑,到排版、设计,主要都是他一个人负责。在佳能呆了近8年以后,他又于去年跳槽到明阳风电集团,担任公司新闻中心副部长,负责企业报主编等工作。

       在到中山的第6年,在一次和爱好文学的朋友聚会时,“我不小心做了‘带头大哥’,开始筹备搭建一个简陋的文学交流平台———中山市青年产业工人作家协会。”2012年,中山市青年产业工人作家协会正式成立,许友成为协会主席,由此迎来一片新的天地。随后,他又进入市作协主席团,担任副主席,“搁在以前是无法想象能做到的。”因为自己的表现,他也先后获得了中山市百家外来工、“五四青年”奖章个人等荣誉,并顺利入户中山。

       如今除了工作,许友还要负责青工作协的各项工作,这使得他可以进行文学创作的时间并不多,“现在协会需要我,我愿意当大家的垫脚石。”不过,许友表示他仍会坚持文学梦,现在他就在构思一部讲述打工仔命运的小说,“想写这个是因为老家的一个青年去东莞打工,后来消失了,家人都在问他去了哪里。”许友说,“我希望结合这些社会现象和个人经历,通过作品展现现代青年产业工人的喜怒哀乐。”

       蒋玉巧:

       写作是生活的一部分

       Face

       ●姓名:蒋玉巧

       ●职业:三鑫学校生活老师

       ●经历:4 2岁开始尝试创作,5年坚持下来,收获颇丰,作品常常被刊登到《楚天文学》、《现代家庭报》、《香山文学》等刊物上。2013年,她成为广东省作协会员。

       爱漂亮的蒋玉巧喜欢听人喊她“蒋老师”,她在三鑫学校负责后勤工作。46岁的蒋玉巧开始提笔写小说还不到5年,几年坚持下来,写作不知不觉成为她生活中的一部分,“总要写点什么,心情才舒畅”。

       42岁那年第一次尝试写作

       蒋玉巧出生自一个书香家庭,老公是一名教师,来中山以前,她在湖南省邵阳市的一所学校工作。不过以往蒋玉巧并没有读书写作的习惯,“有时间都在看电视剧”,她不好意思地笑笑。2004年,蒋玉巧随丈夫一起来到中山。

       换到新的城市,各方面压力随之而来,“在中山觉得身边的氛围催人进取”,蒋玉巧说,一开始整天在学校,负责孩子的内务,“内心还是有失落感”。不过蒋玉巧明白,只有给自己充电,才不会被淘汰。2009年冬天,蒋玉巧无意中登录了一个作家网站,一下子被王蒙的小说吸引住。她不分白天黑夜地阅读,随之产生了强烈的创作欲望。“正好湖南一个老同事说她写了一部10万字的小说,她能写我怎么就不能写?”42岁那年,蒋玉巧第一次尝试写作。

       首次创作从小说接龙开始

       首次创作的内容是小说接龙,“版主发了一个开头,让网友来续”,蒋玉巧回忆。当天就她回复了一段,没想到换来的评价是,“你写小说还没入门吧。”虽然觉得有些尴尬,但蒋玉巧交到第一个文友。不久对方给她寄来一本马来西亚女作家朵拉的微型小说集,“看了这本书以后,我才开始慢慢上道了”。

       学校的工作繁杂而单调,“早上带孩子们起床、洗漱、出操,接着整理内务,下午又要带他们吃饭、洗澡”。虽然如此,蒋玉巧还是能凭借女性独有的细腻,在日常生活中获得感悟,往往几句话、一件小事都成为她创作的灵感。有一次和一位家长聊天时说,每天都要把好心情带回家,如果心情不好,就暂时不回去。“我觉得这个态度很有意思,给人带来启发,”随后蒋玉巧就创作出小小说《艳遇》。

       计划向小说创作“进军”

       5年坚持下来,蒋玉巧已经小有名气,作品也常常被刊登到《楚天文学》、《现代家庭报》、《香山文学》等刊物上。2013年,蒋玉巧成为广东省作协会员,“现在写作已经成为我生活中的一部分,写出一篇满意的作品很有成就感,要是有几天不琢磨就觉得心里空荡荡。”虽然在学校里并不是从事教学,但是传达室里总能飘出蒋玉巧的稿费,这让大家对她刮目相看。写作技巧已经相对娴熟,现在蒋玉巧又有了新的计划,“原来我的篇幅都在2000字以内,属于小小说。今年开始我要争取写小说,写到上万字。”

       徐林:

       怀揣诗歌情结

       的书吧经营者

       Face

       ●姓名:徐林

       ●职业:中山某书吧合伙人

       ●经历:在中山从事了12年物业管理工作后,辞职和朋友开起了书吧兼餐吧,不定期地举办诗会和文学沙龙。

       雨滴轻轻敲打着雨棚,空中弥漫着舒缓的音乐,挂着的一排红灯笼轻轻摇摆,与墙上的书架相映成趣。徐林坐在一张桌子前,面对摊开的笔记本静静思考。一个下着细雨的午后,南都记者在起湾道后面一个院子里见到了80后徐林。这个来自河南平顶山、在中山从事了12年物业管理的80后现在是一家书吧兼餐吧的合伙人之一。徐林说,不管身份如何转换,写诗的情结不变,会一直坚持下去。

       因为爱情他开始写诗

       徐林大学学的是物业管理,那时就比较喜欢文学,而真正的创作开始于2005年。刚工作前两三年比较忙,后来慢慢有了一些空闲,工作之后也有了更多的感悟,就开始写诗。“下场雨,花开了,可能都会写一首。”不过,他笑言不要把诗人都说成是多愁善感,只不过是感情比较细腻而已。

       为什么会写诗,徐林说是情诗。至于是给谁写的,他笑而不答。他表示,触发很多人开始创作的都是爱情,这是一种自发性的冲动,不是自觉性的写作。2006年,他写的一些诗开始发表,更坚定了他写诗的念头,对创作也有了更高的要求,触觉从爱情向生活上延伸。“爱人对我写诗不支持也不反对,就这样一直坚持了下来。”去年10月,几个80后诗人朋友还专门建了一个Q Q群,每人每天必须写一首,每天交作业,大家一起讨论。“坚持了一个多月,写了30多首。”

       角色转换但思考维度不变

       2012年11月的一天晚上,几个诗人朋友在南下食街相聚,酒兴正酣,聊兴正浓,却被饭店告知要打烊了。“经常有这种情况,很扫兴。”徐林说。于是几个哥们提议联合搞一个书吧兼餐吧,以后就不愁没地方唇枪舌剑了。就这样,这间充满文艺和小资气息的书吧兼餐吧去年5月份开业了,徐林是其中的一个合伙人。今年3月,徐林离开从事了12年的物业管理工作岗位,来到这间书吧兼餐吧工作。

        “有了这样一个地方,大家交流起来比较方便,不定期搞些诗会、文学沙龙。去年中秋的诗会就挺大,香港、澳门的一些诗人都过来交流了。”徐林说。在很多人看来,徐林是幸运的,至少就物业管理和目前的工作而言,现在的工作更文艺,似乎与写诗更相关。徐林不否认这种幸运,不过他也辩证地看这种身份转换。好的是,这个环境更文艺,接触圈子的人更多;不利的是,可能对生活其他方面的阅历减少了,与诗无关的生活恰恰是创作的源泉。不管这种身份角色如何转变,不变的是写诗的情结、思考的维度。

       杨福喜:

       打工经历成

       创作源泉

       Face

       ●姓名:杨福喜

       ●职业:小榄工业总公司保安

       ●经历:坚持创作打工题材小说,数百篇作品刊登于《南方周末》、《广西文学》、《知音·打工版》等全国五十多家报纸杂志。去年6月,出版了首部短篇小说集《终点站》,目前正在筹划出版长篇小说《浴血山庄》和另外一本短篇小说集。

       20年前,25岁的杨福喜只身一人从老家桂林来到中山小榄。也从那个时候开始,他开始慢慢融入中山这座城市,开始追逐内心深处的文学梦。

       年少的文学梦苦涩中带着甜

       小学四年级时,杨福喜在连环画中接触到《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等高尔基的经典作品,从那时开始他就决定做个“读书人”。1984年,15岁的杨福喜开始练习写作,“开始写东西后,就陆续向各地的杂志投稿。那时发不了的稿都会给退回来,所以我经常收到退稿”。而当退回的稿子被大哥发现时,早就对他整日看书不满的大哥,对他冷嘲热讽并不断责罚,“哥哥、父母还有村里人都说,这么多的大学生、教授都写不出来,我怎么会写出来?”

       1987年,杨福喜的第一篇短篇小说《山村的早晨》发表在老家平乐县一本名叫《桂江》的杂志上。当第一次在书摊上偶然看到这篇已变成铅字时,杨福喜的内心深处立即被突如其来的幸福填满,“那是我在山坡放羊时,坐在草地上,用一种学生用的练习簿写下来的”。

       文学让他收获了甜蜜的爱情

       1994年,杨福喜从桂林市平乐县源头镇墩头村来到中山小榄镇。“当初来小榄一方面是为了生活,但更多地还是为了文学梦”。由于种种原因,初到小榄的杨福喜并没有找到满意的工作。他先后做过流水线操作工、美术陶瓷厂绘画工、杂志特约记者、自由撰稿人。日子过得很艰辛,但每天工作之余,他都呆在宿舍读书。为能多学习文学创作知识,打工闲暇,他一个劲往书店里钻,一呆就是半天,“久而久之,整个工厂的人都知道了,还送了一个雅号给我——— 书呆子”。

       也就是那个时候,杨福喜收获了爱情。“其实有很多人在追她,但她就是坚持选择了我”,杨福喜说。他曾问过妻子为何选择自己,“她说我喜欢读书和写作,和别的人不一样”。

       打工经历成为创作的源泉

        基于自己多年打工的经历,杨福喜开始创作打工题材小说。1998年,他以一名工友的亲身经历写了《难忘的四川姐姐》。后来,这篇作品被刊登在《外来工》杂志。作品发表后,整个工厂的人都抢着看,不少工友也开始买书来看并学着写,引起一股小小的“文学骚动”。

       那时起,杨福喜更加坚定了创作路线———打工文学。“小榄有很浓厚的文学氛围,更有许多志同道合的文友以及历经生活百态的流水线工人。”杨福喜说,“工友们的经历再加上自己的打工生活,这些成了我创作的源泉”。

       在二十多年的时间里,杨福喜的数百篇作品刊登于《南方周末》、《广西文学》、《知音·打工版》等全国五十多家报纸杂志。去年6月,杨福喜出版了首部短篇小说集《终点站》,目前他的长篇小说《浴血山庄》和另外一本短篇小说集也正在筹划出版。

       Face

       ●姓名:刘林

       ●职业:三乡温泉宾馆经理

       ●经历:当过警察做过保安,为爱情南下并定居中山。2010年,他获评中山市“百佳”优秀外来工。

       整齐的短发、干净的衬衣、挺直的腰板,33岁的刘林看上去有着超越同龄人的成熟和稳重。这个出身贫苦家庭的湘南汉子,当过警察做过保安;在事业正上升时,为了爱情南下中山,从服务员做起到如今已是中山温泉宾馆的一名中层管理干部。刘林说,写作则改变了他的命运。从2006年开始,他重新提笔利用业余时间写作,并在多家媒体发表作品。仅2011年,他单靠写作收入就超过10万元。

       一篇《母爱》让同学潸然泪下

       时隔多年,刘林仍记得母亲满头是血离开人世的样子。那一年,他仅9岁,还是一个只会四处闯祸的调皮孩子。刘林说,母亲为了把亲戚送的糖果放进石灰坛时从楼上摔下,“她知道我最爱吃。”自此他再没有吃过一颗糖。

       初一时老师布置了一道作文题,但身为班长的刘林却没有交作业———因为作文的题目叫《母爱》,“当时其实有些自卑,不想让别人知道自己是个没妈的孩子。”在老师的开导下,刘林终于鼓起勇气写下了回忆母亲的文章。在课堂上,这篇作文被当做范文朗诵,刘林和很多同学一起都掉下了眼泪。在老师的推荐下,这篇作文还在湖南的一家报纸上得以发表,得到16元稿费。“原来简单的文字只要是发自内心,也可以打动别人。”刘林说《母爱》让他找到了写作的热情和方向。从初中到大学,刘林一直坚持写作。尽管能公开发表的文章不算多,但让他有了更好的文字功底和写作习惯。

       写的多是普通人和身边事

       从警校毕业后,刘林回到家乡当了一名警察。但因种种原因,他决定辞职到长沙闯荡。

       初到长沙的日子并不好过,又面临偿还大学学费的压力,刘林只能选择比较好找但工资较低的保安工作。不过他没有闲下来,利用做保安的空闲时间学会了电脑打字、排版,还通过了本科自考。之后,他进入长沙一家民办本科院校工作并从普通职员做到就业办主任。2006年,正处于事业上升期的他,放弃工作陪女友南下到中山,从一名普通的服务员做起,直至现在成为中山温泉宾馆媒介部的负责人。

       初到中山,为排解打工生活的孤单和思乡的苦闷,刘林又开始提笔写作。丰富的人生经历,为他积累了大量的创作素材,也让他持续关注普通人和身边事。到2009年,刘林开始发力,多篇文章或发表或在征文比赛中获奖。2010年,他用厚厚的一摞获奖证书,成为中山市“百佳”优秀外来工,并获落户中山资格。而到2011年,他靠写作的收入就超过了10万元。

       写作带来的回报,让刘林成为有房有车一族;写作的特长,也让他在工作中如鱼得水。如今,他已在三乡安家。他说写作改善了物质生活,也让精神世界得到了极大满足,“是写作改变了我的命运。”

       盼能出版个人作品集

       近几年,刘林逐渐把触角伸向了更高层面,并从写身边人、身边事向写社会人和社会事转变。他开始关注食品安全、社会转型等诸多领域并写了大量评论。刘林说中山有很多外来务工者,其中有不少是和他一样爱好文字的青年产业工人,“他们的文字或许不成熟,但有追求”。好消息是,中山早已关注到这一群体,近期也会启动多个项目,以扶持、帮助爱好文学的青年产业工人。

       尽管工作繁忙,但刘林每周仍会抽出时间阅读、写作。刘林说近期的愿望是出版一本作品集,他认为是中山的包容和对写作的支持,让自己不想再离开。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广东青少年捐资1012万 打造汶川县青少年宫
下一篇:“南方工人文艺”群友相聚东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