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深爱网首页 > 资讯 > 深圳 > 正文
书香筑梦 阅读圆梦
2013-11-08 18:19:00  来源:青工文化网  点击:   分享到:

——作家走进赛兔数码科技园与近200名青工分享读书快乐

  青工文化网讯(本网记者袁子弹、钟琴报道,摄影吴风地)11月7日晚上,由龙岗区委宣传部、区文明办、主办,深圳市时代青工文化服务中心、龙岗读书会、布吉街道党工委、深圳市崇善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等承办的深圳读书月青工大课堂活动之“书香工业园”系列主题读书交流活动在布吉街道赛兔数码科技有限公司举行。深圳作家顾亚峰、王枣燕围绕着读书、成才与广大工友们进行讲述。深圳市文化活动策划人、风云人物钟琴生动、风趣的主持,将活动推向了一个又一个的高潮,赢来了工友们一阵又一阵的掌声。深圳市赛兔数码科技有限公司近200名员工分享受了他们的成长故事。

顾亚峰深入的青工互动 

  “20年前在北京出差时,我无意间看了报纸上登的《东方风来满眼春》,竟然从就职的黑龙江农业银行辞职,南下闯深圳。因为没有深圳户口,我无法进入银行系统工作,吃尽苦头。”目前是深圳一家银行高管的顾亚峰老师。他说,虽说冲动是魔鬼,但他却一点也不后悔,因为,他失去了不少,但得到的却更多。
  
  祖籍江苏的顾亚峰,1963年10月出生在内蒙古一个转业军人家庭,幼时随父亲调动到黑龙江省绥阳林业局。“我家跟前苏联就隔条界河,那边苏联军人牵着狼狗巡逻,我都能看清楚。”顾亚峰说,1981年他考入东北农业大学,1988年研究生毕业后,学农作物栽培的他,考进了黑龙江省农业银行国际业务部,由于外语和情商都不错,很快适应了岗位,“为雀巢咖啡公司办理国际结算,给大庆乙烯项目引进设备,作为牵头行办了农总行第一笔银团贷款”,几年时间把国际业务做得风生水起,在全国农行系统都小有名气。
 
  农总行国际业务部要调他去北京,可黑龙江省行不放人。1992年3月,顾亚峰去北京农总行办事,不经意间看了《东方风来满眼春》,忽然发现,原来深圳才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我做事不喜欢拖泥带水,说走就走,根本不顾家人和领导的劝阻。”
  
  来到深圳,他去深南东路98号找深圳农行的朋友。朋友见面就告诉他:深圳农行系统你就别想进了,总行没给指标,谁都不能要。但朋友建议:招商银行和深圳发展银行在招人,可以去那两家试试。

  他决定先去还在蛇口的招商银行。到蛇口要大半天时间。“车快到蛇口招商银行总部时,与一辆自行车相撞,骑车人就扯住司机理论,交通顿时瘫痪。”顾亚峰说,当时他就感到预兆不好,果然见面一谈,招商银行人事处的人说,黑龙江是边远省份,那里的人才按政策我们不能要,再说你没深圳户口,就算不是边远省份也不能录用。 后来又跑了其它几家银行,都被以同样理由拒绝。
  
  “为解决生存问题,我去华强南路人才市场找工作。”顾亚峰说,先是被在布吉的一家工业区录用,主管厂房出租。两个月后的一天,中外合资金海锑业有限公司的香港老板派人找到他,说是看到他在人才市场投递的资料,对他用英语撰写的简历和在省农行国际部工作经历很欣赏,诚邀他加盟。

  “我被公司聘为贸易部长,公司是氧化锑生产出口商,同时也为香港公司组织其他化工产品出口,我的任务就是要在北京、湖南等地寻找货源,到湖南、陕西矿源地组织原材料,还要去深圳的银行融资。”顾亚峰说,不出差时,他就把老板从香港带来的贸易、法律文件从英文译成中文,“我还是一个不出境的香港打工者”。
 
  重回银行追赶太阳,“辞职离开,不是老板对我不好,是我心中有太深的银行情结。”顾亚峰说,1996年4月,建行下属的二级法人单位中国投资银行深圳分行招人,他递了材料过去,面试的人握着他的手说:“像你这样的人,早该归队了。”这句话让顾亚峰有了一种孤雁归队的感觉。
   
  顾亚峰被安排在投资银行深圳分行福田支行国际业务科,为营销客户,他登门拜访走遍赛格科技园及周围数百家企业,发展了联想科技、兰光科技等大客户,支行开业一个月,存款超亿元,成为当时有影响的新闻。
 
  1999年,投资银行被光大银行合并,当年8月16日,光大银行深圳分行任命顾亚峰为行长助理。
 
  “那些年,省内的广州、韶关、汕头、珠海等城市,新疆石河子、江苏南京、内蒙古呼和浩特及广西贺州等地,都有我开展业务的足迹。中集集团、韶能股份、超声电子、珠海中富及桂东电力等上市公司都是支行的客户,从2001至2006年间,支行累计发放贷款96亿多元,无一笔不良贷款,主要业务都是我牵头主办的。”今天说到这些,顾亚峰还有一份深深的自豪感。
  
  2009年1月,顾亚峰告别光大,加盟中信银行深圳分行,出任罗湖口岸支行副行长。2011年初,他被派往金山支行。对于梦想,顾亚峰告诫在场的青工朋友:我们每个人都要坚持自己的梦想,并通过自己的努力学习改变人生命运。


王枣燕在分享现场 

  另外一位嘉宾王枣燕,广东省作协会员,国家三级作家,高级政工师。有着不平凡的经历,16岁走向社会,先后在茶场、汽车运输公司、交通局、工商行政管理局、县委会、地委办公室等单位工作。2001年8月受聘到石岩街道宣传科工作。受聘期间,王枣燕积极宣传石岩,每年编辑《石岩信息》20期,近20万字。他还担任南方日报、南方都市报、深圳特区报、深圳商报、深圳晚报、晶报、宝安日报等通讯员,每年发表300多篇新闻报道。期间还发表过小小说、散文、纪实文学、报告文学等,有不少作品获奖。2006年10月,其散文《一缕温馨常萦怀》获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举办的《青青草有约》“我的父亲母亲”征文大赛优秀奖。几年来,他先后在各种媒体上发表通讯报道、论文、文学作品4200多篇。并加入了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作家协会。担任深圳市文学协会、宝安区作家协会理事、石岩作家协会会长。
   
  一直牵挂着长篇小说创作的王枣燕在深圳如愿以偿,接触到各行各业的人,对他的写作很有帮助,每天他都坚持创作。

  当时,他妻子还在咸宁市农业发展银行工作,与他过着牛郎织女的生活整整8年。王枣燕带着女儿在深圳读书,一个大男人既当爹又当妈,每天忙完工作之后,还要买菜、做饭、洗衣……常常忙到晚上九点多才有时间坐在书桌旁边写小说。
   
  王枣燕回忆起那段时光,感慨不已,有时写到半夜,女儿梦呓地哭喊着要妈妈,他心里百感交集。在哄女儿熟睡之后,王枣燕洗一把脸,继续在桌子边写到深夜。

  但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他心中仍有一个文学梦,每天读书写作到深夜,终于写出了近百万字的长篇小说《一肩挑尽古今愁》(第一二部),并已经出版。书中抒写了中国改革开放的伟大变迁,不同群体人物追求人生理想的奋斗历程。中国新闻交流网》、《中港澳国际新闻报》、《南方日报》、《南方都市报》、《深圳特区报》、《深圳商报》、《深圳晚报》、《楚天都市报》、《宝安日报》、《南鄂晚报》等20多家媒体报道小说内容及作者创作经历,反响很好。许多读者和学者阅后评价较高,纷纷来信点评。

  早年间,王枣燕也有过“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的作家梦。写作是件痛苦的事情,潜心写作的过程更是如同炼狱。他已经不记得有多少个晚上坐在书桌边发愣,看着桌上的时钟滴答走过,时间一分一秒流逝却写不出一个字;有时王枣燕突然想到,如果自己辛苦写的小说没有人看,将成为一堆废稿;有时写得心烦意乱,干脆将书稿全部甩到地上,但最后还是默默地捡起来,抚平纸张,继续写作。
   
  多年来,在这样常人难以想象的痛苦循环里,王枣燕一个字一个字的书写着自己的梦想。在漫长地创作过程中,他与书中人物同甘共苦共患难,他经常与自己笔下人物对话,以自己的切实感受,深入他们的内心世界。“读者一滴泪,诗人哭一夜”,王枣燕这样感慨说。
  
  为了能挖掘更多线索。王枣燕体验着外来工的生活,搜集着工厂高管、中层和普通打工者的故事,甚至和他们一起吃宵夜,近距离的了解更多情况,也因此与很多打工者交上了朋友,去挖掘到“原汁原味”的素材,这一些工作有着说不完的故事,而且他们也愿意和王枣燕分享,而更令他感动的还是第一代打工人的故事。一次他坐车迷迷糊糊地半睡中,听着后排女工和朋友讲述一个故事,她在一家生意很好的餐馆洗盘子,从早晨洗到晚上,每天浸泡在水里的手指像馒头一样。老板舍不得加人手,加上天天闻到油烟味,累得肚子很饿,却又吃不下去饭,但为了家人为了孩子还得坚持。
  
  2009年3月1日,作为石岩的一名“文化义工”的他,与同是湖北的老乡袁子弹相识,自从那时起他全身心的投入到了深圳读书月“青工大课堂”的宣传工作,曾多次做客“青工大课堂”,和广大青工分享他的人生历程,讲述写作的快乐。王枣燕说只要努力,一定可以现实自己的人生价值的,因为世上没有想不通的事,只有想不通事的人;世上没有走不通的路,只有走不通路的人。讲课中向他们赠送签名的小说《一肩挑尽古今愁》,爱到许多青年的追棒。目前,王枣燕担任了深圳市时代青工文化服务中心宣传部部长。

  当晚,王枣燕讲座说文学是人生的一盏灯塔,凝聚着对生命学和人类学的思考,追求人生唯美的境界。要积极面对人生,善于观察生活,体验生活,从生活中提炼素材,创作出群众喜闻乐见的作品。通过自己的人生经历、体会,告诉青工们,文学不仅仅可以陶冶情操,也可以历练人生。他感慨地说:“看到你们的时候,想起了自己也是在这个时候爱上文学的,而且艰难跋涉了几十年。”鼓励青工们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积累知识,努力创作,将来定有成就。

  在互动环节时,青工们踊跃发言,积极与作家交流,作家在在欢声笑语中探讨人生和文学,赢得了在场听众雷鸣般的掌声。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宝安文明月” 暨深圳(宝安)读书月开幕
下一篇:“中国梦”鹏城行公益达人走进雅骏厂